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赣农字〔2021〕5号
各市、县(区)农业农村局、赣江新区社会发展局: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农”工作重心全面转向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之年,稳定粮食生产、加快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2021年种植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对标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目标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化经营为关键,毫不放松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种植业稳定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头、起好步。主要目标任务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5658.6万亩以上、总产量432.8亿斤以上,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稳步提升,园艺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一、坚持底线思维,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
1.提高稳粮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的“巩固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抓好粮食生产”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不动摇。
2.落实粮食目标任务。各地要紧盯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详见附件),层层分解任务、压实责任,确保完成粮食种植面积5658.6万亩以上、总产432.8亿斤以上。突出抓好早稻生产,确保早稻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双季稻面积稳定在3700万亩以上。在保证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前提下,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玉米、薯类等粮食作物,作为粮食面积和产量的有效补充。在光温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一季稻区和油菜生产区适度发展“优质稻+再生稻”,力争2021年再生稻面积达200万亩。示范推广一批品质较好的籼粳杂交或产量表现突出的高产品种,提升单产水平。
3.强化稳粮政策措施。严格执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弃耕抛荒超过两年(含两年)的耕地,暂停该承包户抛荒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待复耕后重新纳入补贴范围。落实稻谷补贴政策,提高早稻补贴比重,稳定早稻种植效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双季稻轮作等项目资金重点向早稻倾斜,用于育秧、机耕、机插、机防等关键环节扶持。各产粮大县要安排20%以上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非产粮大县也要安排一定资金,直接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协调粮食部门全面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妥做好粮食收购、保持粮食收购市场平稳。加大稻谷保险、金融支持等政策扶持力度,解决农民种粮实际问题,降低农民种粮风险。
4.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完成2020年度29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推进2021年度31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引导农民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培肥耕地地力,确保耕地可持续利用。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目标作物种植情况监测评价,保障粮食生产功能区首先用于粮食生产,优先种植“双季稻”。
5.强化粮食安全考核。突出粮食安全考核“指挥棒”作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提高粮食面积和产量的考核比重,加大对早稻的考核力度,突出对稳定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硬约束。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与农业项目、粮食方面的奖励资金等安排挂钩,激励各地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二、坚持优化供给,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
6.推进优质稻扩面提质。深入推进水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力争2021年全省优质稻订单面积达到1400万亩。建设一批优质稻新品种综合展示区,搭建加工企业选种、农民用种、科研育种的综合交流平台,支撑优质稻产业发展。充分挖掘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好、土壤富硒等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富硒大米、有机大米生产基地。
7.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设施蔬菜建设,全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35万亩,实现蔬菜产业进位赶超。大力发展茄果类、菜用豆类等短缺品种,增加春提前、秋延后蔬菜供应,优化种植结构,提升蔬菜自给率,确保“菜篮子”供应稳定。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等特色蔬菜产业,丰富“菜篮子”产品品种。
8.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做大做强“脐橙、蜜橘、甜柚”等柑橘优势产区,支持发展猕猴桃、葡萄、早熟梨等特色水果产区,持续巩固“一主多特”果业结构布局。加快茶叶品牌和资源整合,引导龙头茶企创建,主攻江西名优茶产品及衍生品,创新发展夏秋茶、文旅茶、紧压茶、新式茶饮和精深加工等特色产品,提升茶叶质量,拓展国际和国内市场,提升江西茶叶知名度。加快我省中药材生态资源优势、加工制药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做优做强中药材产业,构建特色明显、质量可靠的中药材种植产业群。
9.推进油菜产业发展。以“油菜下田”为重点,力争全年油菜种植面积750万亩以上。拓展油菜花用、菜用、饲用、蜜用等功能,拓宽油菜增效渠道。推进油菜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菜籽油品牌建设,加大菜籽油宣传力度,打造菜籽油全新品牌形象。积极引进低温冷榨、微波调香等先进加工生产线,突破制约菜籽油的品相、口感、风味、品质安全等瓶颈问题,提高菜籽油的质量和档次,实现加工增值。
三、坚持创新引领,促进种植业生产提质增效
10.打好种业翻身仗。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摆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位置,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抓好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推进南繁科研育制种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种业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培育和推广一批高产稳产、品质好、抗性强、耐贮藏、产销对路、适宜机械作业的粮食优良品种。加强果、菜、茶、药良繁体系建设,加快优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推广,推进园艺产品向高产、优质、高效、周年性供应方向发展。
11.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集成示范一批粮食生产全过程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打造生产机械化、投入精准化、管理智能化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持续推进果菜茶标准生态基地建设。坚持丘陵山地“山顶带帽、山腰结带、山脚穿靴”的生态模式开发,集成推广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绿色防控、轻简栽培等技术模式,实现栽培标准化、生产绿色化。
12.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加快转变病虫防控方式,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示范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不断加大科学安全用药用肥培训,力争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43%以上,化肥利用率保持在42%以上。
13.科学开展防灾减灾。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提前做好防范准备,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切实降低灾害损失。加强水资源监控调度,在汛期防洪的同时,保持山塘水库合理水位,确保伏秋少雨季节有水可灌,为秋粮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完善江西微农微信服务平台,加强农情调度,及时核实灾情,落实农业救灾资金,全力保障种植业生产稳定。
14.加强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加强“两迁”害虫等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制定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适时开展应急防治、统防统治,坚决遏制病虫暴发流行,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强化柑橘黄龙病等重大植物疫情监测与阻截防控,强化种子苗木繁育基地检疫监管,坚决遏制重大植物疫情扩散蔓延。
四、坚持共享理念,加快种植业经营方式转变
15.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耕地规范有序流转,提升种植业规模经营水平。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适当提高插秧机和机械直播机等补贴标准,着力解决规模经营全程机械化瓶颈问题。力争2021年50亩以上种粮大户4万户以上,规模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16.推进社会化服务。培育发展农机、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发展耕、种、收、防、烘、储、加工、销售等全程社会化服务。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代耕代种、代育代插、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形式,开展粮食耕种社会化服务,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有效对接。
17.发展订单生产。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稳定产销关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种植。积极引导种植户与企业对接,促进产加销衔接,大力发展订单生产,解决农民找市场难、企业找原料难等难题,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18.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组织专家深入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技术指导,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大种植项目向偏远山区的倾斜力度,优先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努力保障贫困户不返贫、实现真脱贫。
五、坚持市场导向,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19.持续开展品牌建设。实施优质稻产业发展(稻米区域品牌)项目,支持稻米区域品牌建设,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做大做强赣南脐橙、南丰蜜桔、井冈蜜柚、马家柚等柑橘知名品牌、“四绿一红”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三子一壳”道地药材品牌,整合优势资源支持品牌建设,推动品牌发展提升。
20.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稻米、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链,积极谋划蔬菜、茶叶等传统产业产业链,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培育若干生产、加工、流通、仓储物流、体验、品牌、电商于一体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加工示范基地,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21.着力拓展内需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行“农产品基地+电商企业+城市终端配送”营销模式。鼓励利用淘宝、京东、抖音、快手、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体,开展互动推广、直播带货。加快发展“社区直销”“农超对接”“基地直采”“代理配送”等新型交易方式,不断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附件:2021年全省粮食及早稻生产目标任务分配表
2021年2月1日
附件
2021年全省粮食及早稻生产目标任务分配表
市(县、区) | 粮食面积 | 粮食产量 | 设区市及重点县早稻面积 | 备注 |
万亩 | 亿斤 | 万亩 | ||
江西省合计 | 5658.6 | 432.8 | 1800 | |
南昌市 | 517.29 | 42.23 | 191.1 | |
东湖区 | 0.44 | 0.02 | ||
青山湖区 | 2.24 | 0.14 | 含南昌经开区部分区域 | |
新建区 | 137.86 | 10.84 | 50 | 含红谷滩区、南昌经开区部分区域、湾里管理局、赣江新区新建组团 |
南昌县 | 206.13 | 17.32 | 81.1 | 含南昌高新区 |
安义县 | 40.45 | 4.07 | 7 | |
进贤县 | 130.17 | 9.84 | 52.5 | |
景德镇市 | 143.29 | 10.982 | 27.3 | |
昌江区 | 7.63 | 0.55 | ||
珠山区 | 0.05 | 0.002 | ||
浮梁县 | 42.38 | 3.06 | ||
乐平市 | 93.23 | 7.37 | 25.6 | |
萍乡市 | 112.24 | 10.03 | 6 | |
安源区 | 4.55 | 0.39 | ||
湘东区 | 22.79 | 2.15 | ||
莲花县 | 31.82 | 2.75 | ||
上栗县 | 27.59 | 2.47 | ||
芦溪县 | 25.49 | 2.27 | 含武功山风景区 | |
九江市 | 411.05 | 28.56 | 55.5 | |
濂溪区 | 6.46 | 0.39 | ||
柴桑区 | 24.73 | 1.65 | 含九江开发区 | |
武宁县 | 43.92 | 3.09 | ||
修水县 | 70.86 | 5.16 | 9 | |
永修县 | 56.83 | 4.13 | 8.4 | 含赣江新区永修组团 |
德安县 | 20.12 | 1.41 | ||
都昌县 | 76.42 | 5.17 | 26.2 | |
湖口县 | 23.83 | 1.55 | ||
彭泽县 | 34.34 | 2.21 | ||
瑞昌市 | 26.34 | 1.93 | ||
共青城市 | 11.43 | 0.77 | ||
庐山市 | 15.77 | 1.1 | ||
新余市 | 153.31 | 10.81 | 53.3 | |
渝水区 | 109.31 | 7.74 | 42.9 | 含新余高新区、仙女湖区 |
分宜县 | 44 | 3.07 | 10.4 | |
鹰潭市 | 187.45 | 13.19 | 70.7 | |
月湖区 | 6.63 | 0.52 | 含鹰潭高新区、信江新区 | |
余江区 | 72.9 | 5.4 | 30.3 | |
贵溪市 | 107.92 | 7.27 | 40.1 | 含龙虎山景区 |
赣州市 | 754.53 | 51.71 | 211.9 | |
章贡区 | 10.51 | 0.83 | 含赣州经开区原属区域、蓉江新区 | |
南康区 | 53.25 | 4.17 | 18.9 | 含赣州经开区原属区域 |
赣县区 | 53.91 | 3.56 | 16.4 | |
信丰县 | 68.46 | 4.51 | 19 | |
大余县 | 23.73 | 1.8 | 6 | |
上犹县 | 25.53 | 2.1 | 7 | |
崇义县 | 9.06 | 0.75 | ||
安远县 | 35.28 | 1.9 | 9.7 | |
龙南县 | 17.78 | 1.19 | 6.3 | |
定南县 | 16.27 | 1.12 | 5.4 | |
全南县 | 16.28 | 1.28 | 4 | |
宁都县 | 100.94 | 7.35 | 25.6 | |
于都县 | 70.72 | 4.31 | 23 | |
兴国县 | 81.71 | 5.15 | 26.1 | |
会昌县 | 43.62 | 3.19 | 13.5 | |
寻乌县 | 37.99 | 2.34 | 6.9 | |
石城县 | 38.52 | 2.45 | 5.6 | |
瑞金市 | 50.97 | 3.71 | 13.8 | |
吉安市 | 960.15 | 73.36 | 376.5 | |
吉州区 | 29.25 | 2.01 | 13.4 | |
青原区 | 31.5 | 2.53 | 13.6 | |
吉安县 | 103.82 | 8.13 | 44.9 | |
吉水县 | 129.19 | 10.14 | 51 | |
峡江县 | 54.15 | 4.12 | 22.6 | |
新干县 | 78.32 | 6.24 | 33.6 | |
永丰县 | 89.71 | 6.38 | 36.5 | |
泰和县 | 129.9 | 9.84 | 55.3 | |
遂川县 | 67.82 | 5.18 | 21.5 | |
万安县 | 60.03 | 4.46 | 27.2 | |
安福县 | 87.68 | 6.7 | 34.2 | |
永新县 | 72.37 | 5.74 | 21 | |
井冈山市 | 26.41 | 1.89 | ||
宜春市 | 920.48 | 74.81 | 355.1 | |
袁州区 | 94.13 | 7.05 | 33 | 含明月山景区 |
奉新县 | 67.85 | 5.52 | 22.7 | |
万载县 | 66.35 | 5.27 | 26 | |
上高县 | 65.46 | 5.25 | 26.6 | |
宜丰县 | 57.5 | 4.9 | 19.2 | |
靖安县 | 20.27 | 1.72 | ||
铜鼓县 | 11.52 | 0.93 | ||
丰城市 | 247.79 | 20.14 | 103.8 | |
樟树市 | 125.51 | 10.33 | 52.9 | |
高安市 | 164.1 | 13.7 | 67.3 | |
抚州市 | 627.4 | 52.19 | 206.2 | |
临川区 | 153.05 | 11.85 | 60.9 | 含抚州高新区、东临新区原属区域 |
东乡区 | 82.99 | 7 | 31.6 | 含东临新区原属区域 |
南城县 | 56.95 | 5.08 | 18.9 | |
黎川县 | 36.45 | 3.04 | 7.2 | |
南丰县 | 19.14 | 1.56 | 4 | |
崇仁县 | 63.45 | 5.34 | 22.9 | |
乐安县 | 71.72 | 5.81 | 25 | |
宜黄县 | 35.75 | 3.1 | 6.5 | |
金溪县 | 73.95 | 6.42 | 24.8 | |
资溪县 | 8.6 | 0.73 | ||
广昌县 | 25.35 | 2.26 | 4.1 | |
上饶市 | 871.41 | 64.93 | 246.4 | |
信州区 | 8.64 | 0.72 | ||
广丰区 | 53.01 | 3.64 | ||
广信区 | 34.03 | 2.66 | 含上饶经开区 | |
玉山县 | 52.18 | 4.18 | 6.8 | 含三清山景区 |
铅山县 | 41.21 | 3.29 | ||
横峰县 | 17.66 | 1.6 | ||
弋阳县 | 55.89 | 4.02 | 17.8 | |
余干县 | 203.7 | 14.57 | 85 | |
鄱阳县 | 278.06 | 20.76 | 106.8 | |
万年县 | 68.21 | 5.05 | 22.1 | |
婺源县 | 29.08 | 2.21 | ||
德兴市 | 29.74 | 2.23 |
注:非早稻重点县早稻面积由设区市分配并落实。
| ||
| ||
| ||
| ||
|